无障碍设计这个概念名称始见于1974年,是联合国组织提出的设计新主张。无障碍设计 是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的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群众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从而为使用者提供较大可能的方便,这就是无障碍设计的基本思想。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包含了关怀设计的各项原则,不仅对残疾人、老年人是有利的,而且对正常人也是有利的,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设计的伦理性和社会责任性。
在中国,无障碍设计的意识相对西方稍后了一点。直到80年代有关部门才开始朝着方面努力,并开始对北、上、广等地区的公共设施进行无障碍改造。经十多年努力,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在起步晚、起点低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有着显著成绩。多数城市的干道、主要商业街、广场、医院等建筑,程度不同地建设了无障碍设施;城市住在小区的无障碍设施也开始起步。我国的部分城市还相继建设了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无障碍设施,如南京的盲人植物园、大年的**动物园、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院等,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我国的无障碍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事实上,无障碍设计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上世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变化的直接作用和深刻影响。20世纪80年代,美国特殊的历史背景—战后的残疾人数量多和人口老龄化,这使得社会上有日常行为能力障碍人数急剧增加。这一群体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要求使得设计思想将他们纳入考虑之中。所以美国的无障碍设计得以发展。
我国当今面临相同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较多的国家,各类残疾人约占人口总数的5%,约有6000**。而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到本世纪末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过1亿,不少老年人往往行动不便。那么,对人的关怀,特别是对行动不便者的关怀,将成为十分**的问题。1974年,联合国召开了残疾人生活环境会议,会上明确提出“我们所要建立的城市是健全人、病人、孩于、青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都没有任何不方便和障碍..... 城币建设和公共设施设计中一条重要的原则是对人的关怀。这里的“人”是指所有的人,其中包括残疾人。
无障碍设计的意义
公共建筑是城市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不仅要满足人们物质的需要,而且还得满足人们精神的需求,如何应用工程的技术和艺术,利用现代科学条件和多学科的协作,创造适宜的无障碍的空间环境,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存的愿望,是建设工作者较基本的任务。一个建筑单体或是建筑群乃至整个城市,建立起*的无障碍环境,不仅是满足残疾人、老年人的要求和受益全社会的举措,也使一个城市及社会文明进步的展示。
无障碍设计的研究理念是在满足建筑基本建设要素的基础上,提升健康要素,满足不同年龄和类别的居住者生理、心理、道德和社会适应等多层次的需求,促进可持续发展,营造出*、便利、舒适的公共环境。无障碍设计更多地从居住人群的结构性和适应广度出发,审视和制定与公共建筑相应的标准和技术体系。
无障碍设计的研究特征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首先这是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包括建筑学、生理学、机械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既重视硬科学的研究。也强调软科学的研究;其次是多部门的联合实践,包括研究开发、住宅建设、规划设计、生产施工、物业管理、医疗卫生等单位的合作,以期提供完整的无障碍产品。
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一个具有“无障碍化环境”的城市建设意味着什么——那就是方便所有人的生活,提升整个城市的生活品质。“城市无障碍化环境”的建设是残障人士、老人、妇幼、伤病等相对弱势人群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是方便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条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水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对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全民公共道德意识,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残障人士融入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要求日益迫切。关爱弱势人群,构筑现代化、国际化的新无障碍城市,构建平等、友爱、相互尊重的和谐社会氛围,成为了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同时“城市无障碍化环境”不但方便了老幼、残障人士等相对弱势人群的生活与出行活动,而且对广大普通人群的生活品质提高也有重大的意义。在欧美、日韩等一些国家,由于无障碍设施投入使用的较早,各种设施更加完善。在日本**为“心之都”的城市街道、有各种完备的无障碍设施,道路与商业设施有清晰明确的指示系统,各道口、电梯不仅设有盲文还有语音提示系统;在日本福冈市的地铁有设计良好的视觉引导系统,无论任何人都能通过图形化的信息,较快地找到自己要去的方向;在中国香港地铁中也随处可见各种方便乘客使用的无障碍设备,如无障碍卫生间、电梯等。
目前,在我们的城市生活中已经有不少无障碍设施投入使用,如各大商业场所中的卫生间都提供了方便残障人士以及母婴使用的设备;火车站、地铁、飞机场中也设置了方便轮椅的通道和设施;在很多社区内,无障碍坡道已经成为了*的硬件设施。但从整体来看,我们的城市无障碍化建设程度还未达到国际大都市的要求。在许多大型的公共空间内,如地铁、商场、医院、图书馆、活动中心等,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整体化的、以人为本的无障碍化环境的建设解决方案。
更广义的无障碍设计
据介绍,新的无障碍设计概念,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广为大众所理解的硬件设施上的无障碍设计,例如为行动不便人士与老幼者设置的高低差异设备、盲道、坡道、扶手等常见的无障碍硬件设施。而广义的无障碍设计概念还包括了:图形化的信息指示;用色彩、材料、光影等手段多元化的信息传达方式、各种便捷的服务、人性化的视觉引导系统等软件上的无障碍设计工作。
随着国内外无障碍硬件建设法规的日益完善,在街道和建筑中的硬件无障碍建设上基本都已走向成熟;但在软件方面的建设,特别是针对某一个环境内,综合、总体地考虑软件无障碍设计还不完善。比如,在医院里如何让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要的就诊地点,如何更合理地根据医院的环境和患者的需求来分布、传达各科室的信息;在公园里如何通过图形、色彩来引导游人的游览线路,提供给游人公园的信息;在车站如何通过图形化的信息指示来帮助外地、外籍旅客,减少他们出行的困难。这些软件方面的无障碍化建设是进一步加深无障碍化城市建设较重要的步骤。特别在奥运建设期间,我们的城市有了飞速的发展,各种非常优秀的硬件设施,如新的地铁线路、各种大型的场馆等都相继完成,而这些高水平的硬件设施内的软件无障碍设计就相对滞后。如今视觉信息无障碍设计,也能从更深的层次推进城市的无障碍化建设。
无障碍设计的广阔前景
随着城市人口结构日趋老龄化以及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无障碍设施建设已经提升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目前,国内为残疾人特别装有无障碍设施的经营性场所不多,雅虎口碑的一项目调查显示,近九成餐馆没有无障碍设施,其他如KTV、酒吧、茶楼等经营性场所也大多没有专门的设施。造成这一现象的很大原因,来源于这些商家对于无障碍观念的认识和对改建成本的考虑。
在无障碍城市的相关要求中,对机场、公共交通、城市建筑物的无障碍要求比较严格,但对经营性场所没有强制性规定。事实上,无障碍设施的改造费用并不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建筑设计师周文麟曾向外界表示:“无障碍设施建设并不算是太难、太大的工程,新建的工程把无障碍设计包括在内并不会增加太大的花费,一些旧建筑在改造的过程中(如几年一次的整修)加上无障碍设施也不算是太难的事情。”
有*呼吁,在国家努力发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工作、就业**、无障碍建设的同时,作为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服务性商家,也应该加强对残疾人的关注,在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上为残疾人创造更好的消费条件,在实现社会公共场所无障碍的同时,完善经营性场所的无障碍化。
综上所述,无障碍设计是时代的进步的体现,而我们作为一名设计师,不断推进国家的无障碍设计的发展是我们的使命。
麦肯标识:
深圳市麦肯标识有限公司专注于标识设计,商业综合体标识设计,标识制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