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奇怪,闻喜之所以**,不是因为它有汉武帝在此闻报喜讯,而是本地制作的一种历史名产——闻喜煮饼。凡是品尝过闻喜煮饼的人,对那种酥沙、纯甜的美味,无不赞赏有加。鲁迅先生在他的名著《彷徨·孤独者》一文中曾有“我提着两包闻喜名产煮饼去看友人魏连毅”的文字,足见煮饼名声之噪,已形于名家名人之笔端。
闻喜煮饼**于何时,已无资料考证。据闻喜县城南关村任氏族人相传,早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南关村任家有位四老爷,因身体略微残疾,做庄稼出不了大力,就在闻喜县老衙门口偏东一点,开了个小小“任记点心铺”。由于经营不善,点心铺开开停停,后来因四老爷英年早逝而关闭。
到了清嘉庆年间,南关任氏家族中又出了热心办点心铺的人。他在县城西大街南排购置了一座小院,一来为诚心诚意卖点心挣钱,二来爱子名叫诚意,点心铺将来可留给儿子,遂起名为“诚意点心铺”,专门零销闻喜各地的点心。
闻喜煮饼掰成两半后,能够拉出二三寸长的闪亮亮的蜜丝,剖面显露外深内浅、色泽润亮的栗色层和红白分明的馅心,手感松软有弹性,压陷处可恢复原状,品尝时不皮不粘,甜味**,酥沙而不腻,带有芝麻芬芳,越嚼味越浓,佘香不尽,存放百日,色、香、味不变。
那时正值道光年间,闻喜外出经商的人很快将闻喜煮饼这个风味*特、包装精良的食品推向全国各地。据《山西资料汇编》记载,清嘉庆至抗日战争前夕,闻喜煮饼**到天津、上海、武汉、广州等地。那时晋南各县和大集镇,凡经营杂货、食品、粮油的大小商店,差不多门前都悬挂“闻喜煮饼”的招牌,其中虽有自行加工的冒牌货,但也说明了闻喜煮饼久负**的气势。
为什么闻喜生产的煮饼品味为佳,历代多家仿制者都夺不去闻喜煮饼的声誉呢?这是因为闻喜既有得天*厚的自然条件,又有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一套*到的工艺技术。就原料来说,闻喜地形面貌复杂,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花类齐全,杏花、桃花、李花、枣花、菜花、柿花、槐花、苜蓿花、玫瑰花等遍地皆是,制作煮饼的蜂蜜质量**。其二,涑水河和地下水都含有适量的碱质,有碱质的水来做煮饼适宜,使其风味*特,饼松沙而不松散,是较好的膨松剂。*三,闻喜农民自古就有种芝麻、榨香油的习惯,用香油做煮饼,使煮饼色艳味香。*四,闻喜又是小麦、玉米、谷子多种粮食作物的产地,白面来源充足,含糖原料很多。总之,制作煮饼所需要的主要原料,闻喜当地不仅数量多,而且品质好。
煮饼营养丰富,具有养阴润肺、健脾补虚、和中活血的功效,对老年人、儿童和患病者均有滋养壮身的作用。
词条
词条说明
闻喜较负**的要算是煮饼了,发源于明末清初,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北京、天津、西安、济南、开封、太原、成都、广州等大城市,**全国,被评成山西省地方传统名食,它虽然叫煮饼,但并不是用水煮,而是一种油炸的点心,是用蜂蜜、芝麻仁、香油、精粉、糖稀等多种**原料制成,以“香甜可口、酥沙不腻”蜚声海内,曾被列为贡品。 经过近几年来研发,又推出绿豆、红豆、杏仁、枣泥等多种口味,并着力于向外发展,现在比较
闻喜煮饼有着山西“饼点**”的美誉。煮饼在明末就已**气。从清朝嘉庆年间至抗日战争前的300年间,闻喜煮饼不仅**于天津、北京、西安、济南、开封、太原等内地城市,而且**于上海、广州、海南等地。晋南的一些县城和大集镇,一般经营食品的店里,都挂着“闻喜煮饼”的幌子,作为招揽顾客的**。 鲁迅先生在小说《孤独者》中有“我提着两包闻喜产的煮饼去看友人”的字句,可见闻喜煮饼确实声名远播。煮饼是一种油炸的
闻喜煮饼并不是饼状,而是滚圆形,外边裹一层脱皮芝麻。将芝麻团掰开,便显露出外深内浅的栗色皮层和绛白两色分明的馅子,以及能拉几寸长的甜丝。再把掰开的芝麻合在一起,马上又恢复球状。如果在芝麻团的外部增加压力,它会变成饼状,但取消压力后,富有弹性的煮饼又会渐渐复原如初。这种煮饼风味佳美,营养丰富,吃起来越嚼越香,带有一种异样的甜香味,令人口味无穷。即使储存百日以上的时间,绝不会发霉变质,除因油分、蜜分
闻喜煮饼是山西一种久负**的历史名特产品。1925年10月,鲁迅创作了*小说《孤独者》。小说最后一部分写了“我”,为谋生计,四处奔波求职,“从山阳到历城,又到太谷,一总转了大半年,终于寻不出什么事情做”,最后回到s城访问朋友魏连殳时,手里“提着两包闻喜名产的煮饼”。鲁迅是南方人,**在山西生活过,如何会构思出“提着两包闻喜名产的煮饼”这样的细节呢? 不久前,笔者在一篇题为《鲁迅与河东名产》的文
公司名: 闻喜县德祥隆食品**合作社
联系人: 蔚经理
电 话: 0359-7185808
手 机: 13503597911
微 信: 13503597911
地 址: 山西运城闻喜县山西省闻喜县东吴村
邮 编: 04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