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带动了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可知,从2007到2012年我国建筑房屋施工面积增长了两倍多。但是由于土地使用面积的有限性,和我国人口不断增长的社会现状,造成了房屋使用面积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需要。在20世纪以前由于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的限制,我国的房屋层数大多数比较低,建筑使用面积较少。增层一方面可以增加建筑结构的使用面积,另一方面节约的建筑资源,比较经济。所以本文通过工程实例来介绍了各种增层的设计方案,为以后的增层改造提供相关的借鉴价值。
1.工程实例
19世纪70年代的某栋3层的框架结构建筑。根据要求,将该建筑增加到7层的框架结构楼房,以满足其建筑面积的使用需求。该结构采用了6级抗震,B类场地,基本风压按0.35采用,体型系数采用1.3。一层原有结构布置如下图所示:
2.不同方案设计讨论
2.1采用直接增层法
直接增层法:原结构在经过国家相关部门检测之后,根据给出的检测报告分析了结构基础能较好的承受新增层的荷载作用。同时对原有的结构的梁和柱子进行加固,提高梁和柱子的抗弯,抗压和抗剪承载能力,以及在原有房屋上直接增层。该方法的缺点在于对与基础的承载能力比较高。该方法比较简单,本文不做详细论述。
2.2 套建结构增层方案
增层改造必须要考虑到改造结构的安全可靠性,经济合理性,耐久性以及抗震性等等因素。目前,较为成熟的套建结构增层法主要有整体式套建结构增层法和分离式套建结构增层法。本文以原有结构为基础,采用了分离式套建结构增层法和整体式套建结构增层法。本文采用pkpm2010进行建模分析,研究两种方案的局限性和优越性。
2.2.1 分离式套建结构增层法[1]
分离式套建结构增层在原有结构的主要受力方向的两侧增设大截面的框架柱。新增结构层与原有结构是完全分离的,成为两个相互独立的结构体系。通过外套的框架柱将上部结构荷载传至基础且不影响原有结构的受力,荷载的传递途径简单明确。具有不影响原有结构功能使用的优点,但是也具有新增结构“上刚下柔”的缺点。
2.2 .2整体式套建结构增层法[2]
整体式套建结构增层法是在分离式套建结构增层法基础上进行结构优化的一种方法。通过在新增结构与原有结构之间增加弹性梁板连接或者钢筋混凝土梁连接,使得原有结构和新增结构具有协同变化的能力。既使新,旧结构相对位移自由,水平方向上的作用协同变化。增加了底层框架柱的刚度,进一步弱化“上刚下柔”所带来的影响,达到一个优化的效果。缺点在于地基沉降不均匀沉降容易造成整体式套建结构新旧结构连系梁结构的拉裂破坏。
2.3计算结果分析
由pkpm的计算的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格可知:在X和Y向地震作用下,整体式套建结构的下3层结构的楼层位移要比分离式套建结构下3层结构的楼层位移要小,并且上新增的四层结构的楼层位移相差不大。整体式结构的下3层刚度比较大,而分离式结构相对于整体式结构来说较小。
3.结论
本文针对实际的工程实例给出了3种不同的增层设计方案。同时对分离式套建结构和整体式套建结构进行建模分析,得到了两点结论。
(1)从结构整体性分析,整体式套建增层方案要比分离式套建结构增层方案要更加的优越。
(2)地基沉降不均匀沉降容易造成整体式套建结构新旧结构连系梁的拉裂破坏。
词条
词条说明
厂房钢结构构件的安全性等级按承载能力(包括构造和连接)项目评定。构件的承载能力可通理许算试胶确定, 相对于荷救效应进行检验就是承载能力项目的评定。满足构选要求是保证构件预期承载能力的前提条件,当构造不满足要求时,就意味着承载能力的降低,可以直接评定安全等级。钢结构厂房承载力检测注意事项:1、技术措施:(1)编制详细检测技术方案、并及时做好技术交底。(2)维护与校正检测仪器,保证良好的技术状态。(3
房屋质量问题鉴定、危房屋鉴定、危险房屋鉴定报告、房屋漏水 鉴定、房屋装修质量鉴定、房屋鉴定流程 房屋鉴定招标、房屋鉴定收费、楼房鉴定、房屋安全鉴定收费标准、佛山 房屋鉴定、房屋安全鉴定 佛山 房屋评估鉴定、房屋鉴定证明、房屋检测鉴定中心、广州房屋鉴定、广州市房屋鉴定、佛山房屋鉴定、装修检测 珠海房屋鉴定、房屋鉴定费、房屋鉴定规范、房屋鉴定要多少钱、建筑检测、工程检测、建筑质量检测 检测过程: (1
拉拔试验是一种用于检测钢筋连接件(如植筋)的承载力的重要方法,一般拉拔试验检测标准如下:1、抽样数量:对于批量不**过100根的钢筋,应全数抽样检验。如果批量**过100根但不**过500根,应每50根抽取1根进行检验,至少检验3根,其中至少1根应取自**、中间、最后位置的螺栓。如果批量**过500根,应每100根抽取1根进行检验,至少检验5根,其中至少1根应取自**、中间、最后位置的螺栓。2、检测设备:
房屋安全检测鉴定,出具,齐全1 检测鉴定为了解该建筑的安全现状, 提供加固改造技术依据,对其进行结构安全性鉴定。南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 g(组),该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场地类别为Ⅲ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1.1 检测内容和结果内容包括结构材料强度、轴线距离、结构布置及支撑系统、构件截面尺寸、焊缝连接质量和螺栓连接质量、钢柱垂直度
公司名: 联华检测中心(广东)有限公司
联系人: 姚源谱
电 话: 13691808987
手 机: 13691808987
微 信: 13691808987
地 址: 广东深圳宝安区
邮 编:
网 址: jstfgc.b2b168.com
公司名: 联华检测中心(广东)有限公司
联系人: 姚源谱
手 机: 13691808987
电 话: 13691808987
地 址: 广东深圳宝安区
邮 编:
网 址: jstfgc.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