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海绵城市信息化建设

    西宁市在全省生态建设中承担着**和示范责任,建设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先试的重要支撑。多年来,西宁市持续发力改善人居环境,重点实施了环城国家森林公园、火烧沟冲沟治理、北川河湿地公园、新华联小区等一批由大到小的海绵体建设,积累了多种类型以海绵理念进行生态修复的经验。为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海绵建设的理念,提高管理和建设的思想认识,8月22日由海绵城市(筹建)办邀请清华大学刘海龙教授,上海水规院赵敏华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刘志诚教授、王沛永教授,上海复旦院*崔丽芳教授、靳萌教授,等组织开展海绵基础技术和政策法规管理培训,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们一致认为,建设海绵城市,西宁市具有得天*厚的生态城市建设基础和发展优势,海绵城市概念的融入是城市转型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大动力。
    
    西宁市处在半干旱区域,建设海绵城市,较大限度实现雨水蓄积、渗透和净化,对促进与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记者日前从青海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获悉,西宁市建设海绵城市监测平台,为今后海绵城市建设发展提供重要监测手段。据悉,西宁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位于西宁中心城区西部,其范围东起新宁路,西至湟水路,北至青藏铁路,南至大南山山脊线,由城西区虎台片区、海湖新区以及城北区部分区域构成。同时,建设海绵城市监测平台,提出了在线监测与人工采样化验结合的综合监测方案,设计了可视化的海绵城市信息化管理平台,服务于海绵城市建设管控工作,支撑海绵城市建设管理与绩效考核评估,同时为西宁市今后长效管理提供首要的监测手段。现水务、气象、内涝点及已确定的雨水总排口本底数据监测设备安装完成,并进入实施动态监测阶段。
    
    
    
      特点一:实施较佳雨洪管理措施
    
    
    
      来自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王沛永教授说,BMPs(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即较佳雨洪管理措施,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针对非点源污染控制而提出的雨洪管理技术体系,其核心是通过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结合,在雨水排放的源头、输送、终端等阶段,采用各种高效、经济、生态的措施对雨洪资源进行防洪排涝、非点源污染控制和雨水收集利用等方面的有效控制,西宁可以借鉴。
    
    
    
      特点二:建设生态排水设施
    
    
    
      清华大学刘海龙教授认为,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指导各地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推广和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建设生态排水设施,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特点三:让公众参与海绵城市建设
    
    
    
      上海水规院赵敏华教授则认为,加强公众参与是试点城市高度重视的一件事,特别是在老城区,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积极向市民普及海绵城市的相关知识,解释海绵城市的功能,展示海绵城市的效果,这些工作对海绵城市在老城区的推广非常必要。
    
    西宁海绵城市建设.jpg
    
    
    
      积极打造西部地区的样板
    
    
    
      从2016年到2018年,我市将利用三年时间,在18平方公里新区和3.5平方公里老城区内打造海绵城市试点区,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总体目标,积极探索半干旱缺水型海绵城市建设的“西宁模式”,打造西部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可示范推广的样板。
    
    
    
      进展一:三家部门各司其职修编规划
    
    
    
      据了解,三年建设期内,将分三个阶段落实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阶段以“治山”“理水”以及城市水资源利用与水安全**等工程为核心,计划完成项目53个,为海绵城市试点区建设搭建骨架、奠定基础。*二阶段以城市综合整治改造为主,计划完成项目140个,初步形成片区整体示范效应。*三阶段以完善部分老旧小区改造为主,计划完成项目20个。目前,在完善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基础上,抓紧示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具体由市城乡规划建设局负责完成《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年修订)》和《西宁市中心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2~2030)》的修编工作;由市水务局负责完成《湟水河(西宁段)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规划(2012~2020)》《西宁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2012~2030)》和《西宁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2012~2030)》的修编工作;由市园林局负责完成《西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6~2020)》的修编工作,目前,按照进度要求,以上规划修编工作计划将在年底前完成。
    
    
    
      进展二:3类6个试点样板项目有序推进
    
    
    
      试点区系统化治理模式中,“治山”即建设面积为509.73公顷的西宁环城国家生态公园山体修复工程。“理水”即龙泉谷景区改造提升、湟水河河道清淤固岸、解放渠水岸景观带建设等水系整治工程。“润城”即*四污水处理厂提质改造、再生水厂的新建、积水点改造、雨污分流改造等管网改造、内涝治理与污水厂提质改造工程。按照住建部7月6日*二批海绵试点城市工作会议的要求,已安排海湖新区安泰华庭、依林佳苑住宅小区及虎台片区西宁电力支行家属院、虎台高教楼居住区作为海绵城市建筑与小区改造试点样板项目;在海湖新区已完成5条海绵化道路(海晏路、五四西路、西关大街、桃李路、通海路)改造的基础上,加快后续8条道路的改造,作为城市道路海绵试点样板项目;将海湖广场海绵城市改造列为广场类型试点样板改造项目。以上3类6个试点样板项目的选取,为今后推进示范区海绵城市改造总结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和经验。目前,已完成样板项目地形、管线及绿化等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并邀请设计单位进行了现场实地查看。
    
    
    
      进展三:4个临时气象监测点位采集数据
    
    
    
      在建设思路上,西宁市将依托试点区域“两山对峙、一水穿城”的典型川道型城市形态,针对干旱缺水、水环境质量不高、水生态脆弱的现状,采取“治山、理水、润城的外围环境+城市单元”系统化治理模式,构建绿色安全生态屏障。据了解,目前已协调市气象局在科技馆、文化公园、**动物园、海湖新区管委会布设了4个临时气象监测点位,进行数据采集和汇总工作。我市海绵城市试点区建设将按照“治山、理水、润城”的海绵城市建设策略实施,对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技术支撑及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工作进行了落实。该平台在三年试点建设期后,结合我市智慧城市建设要求,逐渐完善和优化数字化管理信息,并纳入西宁市“智慧城市”建设平台,实现“数据一个库、信息一张网”。
    
    
    
      进展四:海绵城市建设引入ppp模式
    
    
    
      海绵城市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建设海绵城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除国家投入外,应该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这将给城市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我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积极探索海绵城市ppp新模式,通过竞争性选择引入社会资本,建立按效付费的绩效考核机制,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进一步落实海绵城市PPP建设模式及方案编制工作,自7月份以来,海绵城市(筹建)办及示范区相关单位已与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及中科院等行业良好单位,就海绵城市PPP建设运营模式和融资体制进行多次交流,为下一步正式委托咨询编制方案先期做好工作准备。
    
    
    
      进展五:重点内涝点进行海绵化改造
    
    
    
      西宁海绵城市试点区东起新宁路,西至湟水路,北临青藏铁路,南到大南山山脊线,总面积21.61平方公里,三年建设期内,西宁市将在试点区内构建水循环利用系统,缓解城市供水压力;实施源头外围水土保持、中途沟道生态治理,末端湟水河生态岸线修复与内河整治,**“清水入湟”;完善城市蓝绿网络空间格局;实施合流制管网改造、积水点综合治理。根据6月18日市**海绵城市专题工作会议和住建部7月7日*二批海绵试点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我市城乡规划和建设局会后及时抽调下属单位5名工作人员,组成海绵城市(筹建)办,就有关海绵城市试点相关工作进行了协调、督导和落实,据了解,目前已完成城西区、城北区、海湖新区管理**、水务局、园林局等相关部门新建及在建项目的统计汇总工作,同时各相关单位对新建及在建项目,将严格按照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完善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报海绵城市(筹建)办审核,海绵城市(筹建)办将对示范区在建项目五矿柴达木广场、杨家寨村民安置小区、海晏路内涝点的海绵化改造工作进行全程督导。
    
    

    专注于等

  • 词条

    词条说明

  • 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组成

    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组成 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由监控中心、通信网络、远程监测设备和土壤墒情检测设备四部分构成。 监控中心:硬件主要由服务器、计算机、交换机、打印机等组成。软件主要有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软件组成。 通信平台:包括GPRS\CDMA网络和INTERNET公网。系统计划采用公网专线的组网方式,监控中心需具备可上外网的固定IP地址。 远程监测设备:远程监测设备可根据供

  • 灌区管理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

    灌区管理信息化综合解决系统是通过建立综合信息管理云平台,实现对灌区各类数据的汇集、存储和管理,结合了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以表格、声音、图像和模型建模等方式实现对信息进行GIS查询、展示、分析、预警、调度,为灌区综合信息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以实现灌区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现代化。 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和办公效率,在灌区防汛抗旱、水资源优化调配方面发挥调度决策支持的作用。实现了节水增效

  • 激光水位计在城市道路积水监测中的应用

    一、概述 近年来,由强降雨引起的城市隧道及立交桥下低洼处存在大量积水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我国多雨的城市,积水有的竟然高达一米以上,且长时间不能及时排走,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严重时竟引发行人的死亡和失踪事件。 此现象已经引起**、水利水文等**部门的关注:一方面要积极修建并管理好排水设施,另一方面建设城市防汛监测管理系统,作为城市防汛系统中的核心硬件——水位计承担了测量积水深度的核心作用,水

  • 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解决方案

    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是利用传感器技术、信号传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从宏观、微观相结合的*角度,来监测影响道路积水通行安全的各种关键技术指标;记录历史数据和现有的数据,分析未来的走势,以便辅助**决策,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系统依托智能的软件系统,建立分析预警模型,监控中心通过数据研判,生成内涝积水预警,通过LED显示屏与短消

联系方式 联系我时,请告知来自八方资源网!

公司名:

联系人:

电 话:

手 机:

微 信:

地 址:

邮 编:

网 址: newfiber311.cn.b2b168.com

八方资源网提醒您:
1、本信息由八方资源网用户发布,八方资源网不介入任何交易过程,请自行甄别其真实性及合法性;
2、跟进信息之前,请仔细核验对方资质,所有预付定金或付款至个人账户的行为,均存在诈骗风险,请提高警惕!
关于八方 | 八方币 | 招商合作 | 网站地图 | 免费注册 | 一元广告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八方业务| 汇款方式 | 商务洽谈室 | 投诉举报
粤ICP备10089450号-8 -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30562 软件企业认定:深R-2013-2017 软件产品登记:深DGY-2013-3594
著作权登记:2013SR134025
Copyright © 2004 - 2024 b2b1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