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灌浆期-低场核磁分析技术
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比如华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麦。在我国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我国以冬小麦为主。
冬小麦灌浆期
小麦灌浆期是小麦籽粒形成的一个阶段,在灌浆期内,小麦茎、叶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和转化的蛋白质通过同化作用贮存在小麦种子内,灌浆期是决定小麦产量高低的关键时期。阳历五月中旬左右,冬小麦将陆续进入灌浆期,此间气温高,蒸腾作用强,植株代谢旺盛。
冬小麦灌浆过程
从“多半仁”经过“**满仓”到蜡熟期前为灌浆阶段,又可分为乳熟期和面团期两个时期:
(1)乳熟期:历时约12-18天,“多半仁”后籽粒长度先达到,然后宽度和厚度明显增加,至开花后20天左右达到值(**满仓)。随着体积的不断增长,胚乳细胞中开始沉积淀粉,干物重迅速增加,千粒重增长量迅速,这是籽粒增重的主要时期。籽粒的含水量比较稳定,但含水率则由于干物质的不断积累由70%逐渐下降到45%左右;茎叶等营养器官贮藏养分向籽粒中转运,籽粒外部颜色由灰绿变鲜绿再至绿黄色,表面有光泽,胚乳由清乳状到乳状。
(2)面团期:历时约3天,含水量下降到40-38%,干物重增加转慢,籽粒表面由绿黄色变成黄绿色,市区光泽,胚乳呈面筋状,体积开始缩减,灌浆接近停止。
冬小麦灌浆期过程研究-低场核磁分析技术
冬小麦的灌浆过程是形成较终产量的重要过程,冬小麦灌浆的优劣不仅决定着粒重的高低,同样也会对冬小麦的的品质产生影响。因此小麦灌浆过程的机理研究对于增加小麦单产、提高小麦品质来说尤其重要,而灌浆过程的水分变化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土壤水分是影响小麦灌浆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
常规方法的局限性使得对整个灌浆过程中小麦各器官的水分动态变化的研究鲜有报道,传统的烘干称重的检测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是具有破坏性,不能准确反映活体小麦的叶片、水稻水分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实时响应。
核磁共振技术具有无损伤、非侵入的技术优势,能够检测活体植株水分分布和含量的变化。我们可以利用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的无损检测特性,结合核磁共振质子密度加权成像和核磁共振T2弛豫谱分析,对小麦进行连续活体检测,研究冬小麦灌浆过程的水分变化,初步探讨土壤水分对小麦灌浆速率和较终产量的影响,为小麦的节水灌溉以及抗旱性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依据。
词条
词条说明
低场核磁共振结合水自由水什么是自由水与结合水?自由水又称体相水,滞留水,不被细胞内胶体颗粒或大分子所吸附、能自由移动、并起溶剂作用的水。结合水是指在细胞内与其他物质结合在一起的水。水是极性分子,氧侧带部分负电荷,氢侧带部分正电荷,因此水分子很容易与其他极性分子间形成氢键。如基、竣基、羟基等均可与水结合,成为结合水。所有结合水不再能溶解其他物质,较难流动。自由水是指在生物体内或细胞内可以自由流动的水
化合物氟含量测量-核磁法聚合物乳液是由乳液聚合得到的聚合物乳状液,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的聚合物颗粒能够均匀地被分散成稳定的乳液,按照分散介质一般可以分为水基乳液和油基乳液两种。含氟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够起到阻燃、抗氧化、抗老化等效果,同时具有良好的化学惰性,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因而在航空航天、光学电子、纺织涂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含氟聚合物也有很大的缺陷,其在**溶剂中的溶解性
应用原理概述: 作为一项无损检测技术,基于弛豫时间检测的低场核磁共振在油料种子含油含水率检测领域,有完善的研究体系和成熟的成果,在农业食品业界含油率检测占有一席之地。目前已有国际标准ISO10565: 1995《油籽——油含量水含量同时测定——脉冲式核磁共振测定法》和国家标准GB/T 15690:1995《油籽含油量核磁共振测定法》。适用于含水量10%以下的油籽,如油菜籽,大豆,亚麻籽,葵花籽,芝
聚合物结晶度是指聚合物中结晶区域所占的比例,即结晶部分的重量或体积占全体重量或体积的百分数。结晶度是衡量聚合物有序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大小取决于聚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晶条件以及热处理等因素。一般来说,结晶度高的聚合物具有更高的密度、硬度、模量和耐热性等性能,而结晶度低的聚合物则表现出更好的柔性和韧性。因此,聚合物结晶度对于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在聚合物的制备和加工过程中,结晶度
公司名: 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 何经理
电 话: 15618037925
手 机: 18939912673
微 信: 18939912673
地 址: 江苏苏州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科灵路78号苏高新软件园2号楼
邮 编:
公司名: 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 何经理
手 机: 18939912673
电 话: 15618037925
地 址: 江苏苏州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科灵路78号苏高新软件园2号楼
邮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