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化学分子式HCHO,分子量:30.03,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醇醚。甲醛在常温下是气态,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出现。其40%的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此溶液沸点为19℃。故在室温时较易挥发,随着温度的上升挥发速度加快。
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在我国有毒化学品**控制名单上甲醛高居*二位。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
研究表明:甲醛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大量文献记载,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和*功能异常等方面。
其浓度在每立方米空气中达到0.06 -0.07 mg/ m3时,儿童就会发生轻微气喘。当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为0.1 mg/m3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达到0.5 mg/m3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达到0.6 mg/m3,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更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水肿;达到30 mg/m3时,会立即致人死亡。
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细胞核的基因突变,DNA单链内交连和DNA与蛋白质交连及抑制DNA损伤的修复、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
在所有接触者中,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是装修和家具的主要污染物。其释放期长达3—15年,遇热遇潮就会从材料深层挥发出来,严重污染环境,已成为难以解决的世界性难题。对老人、小孩和孕妇危害较大。
危害:轻者有鼻、咽、喉部不适和烧灼感、流涕、咽疼、咳嗽等,重者有胸部紧逼感,呼吸困难、头痛、心烦等,长期过量吸入甲醛可引发鼻咽癌、喉癌等多种严重疾病。
来源:人造板中的粘合剂、油漆、涂料、清洁剂、杀虫剂、防腐剂等。
解决方案:室内的甲醛多来源于各类人造板材(大芯板、九厘板、中密度板等),涂料和油漆也含有一定甲醛,但含量较低。因此针对甲醛一般都处理各类人造板材或家具。解决甲醛释放过多的办法有:减少大芯板和其他人造板材的使用量;尽量购买环保的人造板材;板材进场后使用甲醛清除剂1号涂刷板材,然后再对板材进行加工。
甲醛的性质、对人体的危害及其来源
甲醛是无色、具有强烈气味的刺激性气体,其35%~40%的水溶液通称福尔马林。甲醛是原浆毒物,能与蛋白质结合,吸入高浓度甲醛后,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眼刺痛、头痛,也可发生支气管哮喘。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皮炎、色斑、坏死。经常吸入少量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出现粘膜充血、皮肤刺激症、过敏性皮炎、指甲角化和脆弱、甲床指端疼痛等。全身症状有头痛、乏力、胃纳差、心悸、失眠、体重减轻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
各种人造板材(刨花板、纤维板、胶合板等)中由于使用了粘合剂,因而可含有
甲醛。新式家具的制作,墙面、地面的装饰铺设,都要使用粘合剂。凡是大量使用粘合剂的地方,总会有甲醛释放。此外,某些化纤地毯、油漆涂料也含有一定量的甲醛。甲醛还可来自
化妆品、清洁剂、杀虫剂、消毒剂、防腐剂、印刷油墨、纸张、纺织纤维等多种化工轻工产品。
中文名称:甲醛;亚甲基氧化物;蚁醛
英文名称:formaldehyde; methanal; methyl aldehyde; methylene oxide; oxymethlene
3理化特性
化学式:CH2O
分子质量:30.03
性状:常温下为无色、有辛辣刺鼻气味的气体。
沸点:-19.5℃
熔点:-92℃
相对密度:0.815(-20℃,水=1);1.067(空气=1)
蒸气压:1.3kPa(-88.0℃)
挥发性:
溶解度:易溶于水和乙醇等多种**溶剂,水溶液浓度较高可达55%。
闪点:
自燃温度:430℃
爆炸极限:7~73℃
油水分配系数:
4危险性
甲醛气体的着火温度(燃点)约为300℃,它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它易聚合成高分子的多聚甲醛,是一种可燃固体,常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受热或遇酸时可很快解聚出甲醛单体。当与皮肤或粘膜接触时,常引起同甲醛相似症状,但一般出现较慢。
甲醛是原生质毒,接触后,即发生皮肤和粘膜强烈刺激作用,其蒸气可引起眼部烧灼感、流泪、结膜炎和角膜炎等。可引起鼻炎、嗅觉丧失、咽喉炎和支气管炎,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等。皮肤接触时,能抑制汗腺分泌,致急性接触性皮炎。
5.1 急性毒性:人的嗅觉阈为0.06~1.2mg/m3,眼刺激阈可低至0.01~1.9mg/m3,4.8~6.0mg/m3即出现轻度流泪,一般可耐受 30min,12~24mg/m3时,鼻与咽喉严重灼伤、流涕、呼吸困难;60~120mg/m3吸入5~10min后即发生支气管和肺部严重损害。误服甲醛溶液的经口致死量约为10~20ml。
5.2慢性毒性: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蒸气,可有头痛、软弱无力等。甲醛浓度达20~70 mg/m3的车间内,工人有食欲丧失,体重减轻、软弱、持久性头痛、心悸和失眠等现象。据报告,甲醛还可引起触觉、痛觉和温觉障碍,身体一侧(常为右侧)排汗过盛,身体两侧温度不等。
5.3诱变性:在数种细菌、霉菌和果蝇的诱变短期测试中,甲醛是诱变剂,可导致HeLa细胞非程序性DNA合成。在细菌和哺乳动物细胞中可见与DNA结合。对仓鼠和人淋巴细胞,可使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增高。
5.4致癌性:当大鼠吸入一定甲醛蒸气浓度及适量时间,有引起鼻腔**之报导,即114只受试大鼠中发生鼻腔鳞形细胞癌52只,鼻腔其它**2只。对人的致癌危害尚需要人群流行病学资料证实。
5.5致畸性:至今未见有报导
5.6体内转归:甲醛的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都很活泼。经呼吸道吸入,有60~80%由肺部吸收,小部分以原形从呼吸道排出,大部分在体内迅速代谢,转变成甲醇,进而氧化成甲酸,以甲酸盐形式从尿中排出,或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尿中亦可找到甲醛原形。
5.7中毒机制:甲醛的中毒机制如下:
⑴ 刺激作用:甲醛为原浆毒,能凝固蛋白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其气体,可致眼和咽喉充血、水肿,以及支气管和肺部炎症、水肿、组织损害;皮肤接触甲醛溶液,可抑制汗腺分泌,使皮肤干燥皲裂,或引起接触性皮炎,出现红斑、丘疹及甲沟炎;误服甲醛溶液,可致口腔、食管、胃肠损伤,致消化道穿孔,或致休克、昏迷及肝、肾损害。
⑵致敏作用:皮肤接触甲醛溶液,可引起过敏,出现皮炎、湿疹等反应,嗜酸粒细胞增多。甲醛气体引起呼吸道过敏反应则**。
⑶麻醉作用:甲醛在体内可被分解为甲醇。因此高浓度吸入可引起一定的**神经系统麻醉作用。6临床
6.1 急性中毒
短期内职业接触高浓度甲醛蒸气或误服甲醛溶液后迅速发病能引起急性甲醛中毒。主要以眼、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6.1.1临床表现
⑴ 眼、呼吸道及皮肤的刺激性表现:有眼刺痛、咽痛、咳嗽、胸闷等症状。随着接触浓度加大,及时间增长而症状加剧,或出现眼痛加重,流泪,咳嗽加重,咽部明显充血,肺部呼吸音粗糙或闻及干罗音;或出现眼痛,羞明,睑痉挛,呛咳剧烈,声音嘶哑,胸闷,气急,呼吸困难肺部散布干、湿罗音,体温升高;或出现眼视物模糊,结膜充血,角膜浸润损害甚至脱落,喉头水肿致窒息,且有肺水肿。如皮肤接触甲醛,可使皮肤干燥,引起接触性皮炎,出现红斑、丘疹、瘙痒;偶可致皮肤过敏,出现荨麻疹样皮疹;长期慢性接触,可引起皮肤皲裂及湿疹。
⑵神经系统的麻醉表现:有头痛、头昏、视力模糊及乏力的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昏迷。
⑶循环系统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严重时可出现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心动过缓、心室颤动、心跳骤停。
⑷消化系统表现:可出现恶心、呕吐。如系口服中毒,可引起口、咽、食管及胃部烧灼感,伴口腔粘膜糜烂,上腹痛,呕出带血性呕吐物;严重时发生胃肠穿孔及肝脏损害。
⑸泌尿系统表现:严重的口服中毒可引起蛋白尿、尿闭、尿毒症等肾脏损害表现。
⑹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两肺中下野有散在点片状或斑片状阴影,严重时出现密度均匀、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呈肺泡性肺水肿征象。
6.1.2 诊断
6.1.2.1刺激反应
表现为一过性的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眼刺痛、流泪、咽痛、胸闷、咳嗽等。胸部听诊及胸部X线无异常发现。
6.1.2.2 轻度中毒
有视物模糊、头晕、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检查可见结膜、咽部明显充血,胸部听诊呼吸音粗糙或闻及干性罗音。经综合分析,可诊断为轻度中毒。
胸部X线检查除出现肺纹理增强外,无重要阳性发现。
6.1.2.3 中度中毒
根据下列表现综合分析,可诊断为中度中毒:
⑴持续咳嗽、声音嘶哑、胸痛、呼吸困难。胸部听诊有散在的干、湿性罗音。可伴有体温增高和白细胞计数增加。
⑵胸部X线检查有散在性的点状或斑片状阴影。
6.1.2.4 重度中毒
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可诊断为重度中毒:
⑴喉头水肿及窒息;
⑵肺水肿;
⑶昏迷;
⑷休克。
6.1.3 **
⑴立即脱离中毒环境,脱去污染衣物,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并保暖。皮肤接触处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口服者应尽快用清水洗胃,用0.1%氨水或3%碳酸铵或15%乙酸铵100ml洗胃更好,以使甲醛形成毒性小的六次甲基四胺(乌洛托品),并予口服豆浆、牛奶、蛋清保护胃粘膜。
⑵给予吸氧,及时使用支气管解痉镇咳剂。有喉头水肿、窒息者,应及时行切开气管或作气管插管术。呼吸道粘膜损伤者可用2%碳酸氢钠3~5ml加入地塞米松5mg雾化吸入。
⑶早期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以防治肺水肿。肺水肿发生时,还需配以利尿脱水剂及二甲基硅油气雾剂**。
⑷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但禁用磺胺类药物,以防在肾小球形成不溶性甲酸盐致尿闭。
⑸对症**:烦躁不安者给予非那根12.5mg肌肉注射,或施以亚冬眠疗法,以减少耗氧量。另需防治休克、脑水肿、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并作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