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厂污水处理装置
一、餐具厂污水处理装置——介绍
餐饮业的发展在丰富人民生活的同时,一系列环境问题也随之产生了,噪声---油烟---餐饮废弃物---高浓度餐饮废水的排放---都是餐饮业的环境影响。目前有关餐饮业的噪声扰民,油烟排放 对周边居民的直接影响以及纠纷频发,得到了餐饮业主的普遍重视,均相应地采取了一定的处理措施,相比之下,餐饮废水的达标排放工作相对滞后,大量的餐饮废水直接排入城市下水管网,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
二、餐具厂污水处理装置——工艺流程简述
来自厂区的餐具洗刷、废水经隔油池、格栅、筛网去除油脂、固体杂物(如菜渣、骨头、肉渣、饭粒、纸屑等),后流入调节池,由于餐饮业废水的水量、水质随营业时间而变化,起伏很大,通过调节池的作用使得污水浓度得以均衡调节,趋向平衡,同时也利于整套处理设备的稳定运行。流入调节池的含油污水经提升泵送入油水分离装置,pH自控及絮凝器,通过pH自控装置调节污水的pH值为8~9,调好pH值的污水进入絮凝反应器,加入混凝剂与污水充分混合,进行混凝反应,结成絮团潜污泵吸水口装有过滤器,以对泵及流量计起到保护作用。通过气浮装置单元分离去除污水中的絮团。经过破乳反应去除乳化油后的污水进入生物膜微滤装置,在曝气状态下污水与池中微生物进行充分接触,水中的**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氧化、分解,同时由微孔滤膜组件替代沉淀池实现泥水分离,通过生物降解与微孔滤膜分离的共同作用,使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大大降低,出水进入过滤器,污水中的悬浮物再次经过滤截留后排放,出水可达到排放标准。絮凝反应器、油水分离装置及生物膜微滤装置及调节池中所排出的污泥,经管道汇集后自流入污泥浓缩脱水机经浓缩、脱水,干化后的污泥送填埋或焚烧,上清液重新流回调节池。为保证整个处理系统的运行,预处理装置、油水分离装置、生物膜微滤装置及污泥浓缩脱水机均设有反冲洗管路,反冲洗水来自自来水或经本流程处理后的出水。整个处理系统可由集中控制柜进行自控操作。
三、餐具厂污水处理装置——设计优势
1.设备轻便,可埋入地表之下,具有全自动电器控制系统和设备损坏报警系统,方便维护;
2.钢结构设备加上全国优质的防腐涂料,使用寿命较无涂层设备增加15年;
3.污水处理设备内部AO生物处理工艺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快速固液分离,生物量浓度高,有利于**物快速降解。污泥池体积小,对水质适用性强,耐冲击性能好,出水水质稳定,除污效果显著;
4.AO生物处理工艺填料的体积负荷较低,微生物处于自身氧化阶段,产泥量较少,污泥的含水率低,排泥周期长达90天;
5.在传统鼓风机消音设施外,鼓风机房内壁采用新型吸音材料,达到良好的降噪效果,运行安静;
6.池体上部设置改良土壤和布气管,配备土壤脱臭措施,对环境影响小。词条
词条说明
每天3吨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一、介绍根据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性质, 可以分为实验室**和无机废水两大类。无机废水主要含有重金属、重金属络合物、酸碱、硫化物、卤素离子以及其他无机离子等。**废水含有常用的**溶剂、**酸、醚类、**磷化合物、类、石油类、油脂类物质。相比而言, **废水比无机废水污染的范围较广, 带来的危害较严重。不同的废水, 污染物组成不同,&
分散式污水处理成套设施一、高氮低COD生活污水阐述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在人们的生活条件水平日渐提高的同时,城市的污水排放问题也在日益加剧,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清洗剂残留、食物残渣、硝化菌等等的不均匀排放,使得污水中往往会含有较高水平的硫、磷、氮,随着污水中可降解物质被逐渐分解,则会导致水中的氮浓度迅速升高,并且造成因C/N比例失衡,除此之外,现代污水处理流程也往往很难对高氮、低COD废水进行有效
土豆淀粉加工污水处理设备一、土豆淀粉加工污水处理设备——简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是将一沉池、I、II级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污泥池集中→体的设备,并在I、II级接触氧化池中进行鼓风曝气,使接触氧化法和活性污泥法有效的结合起来,同时具备两者的优点,并克服两者的缺点,使污水处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本工程采用生物膜法:缺氧----好氧(A/0)处理工艺。A/O即缺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成熟的生物处理工艺
小型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设施系统硝化与反硝化速率与微生物量有关,系统*1级硝化速率为10.20mg/(L?h),比硝化速率*2级为1.72mg/(g?h),缺氧末段反硝化速率及比反硝化速率均为*2级。染料废水具有高浓度、高色度、高毒性、酸碱性强及难降解等特点,已成为实际废水处理的难题之一。因此,寻找一种经济、、简单实用的染料废水处理技术,是目前废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电化学氧化法因其具有操作简单、易于
公司名: 潍坊帝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联系人: 李娟
电 话: 15315253565
手 机: 15762525161
微 信: 15762525161
地 址: 山东潍坊潍城区芙蓉小区48-2-503
邮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