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泵常见故障及处理
故障现象 |
原因分析 |
消除方法 |
|
(一)泵不输油 |
1.泵不转 |
(1)电动机轴未转动 1) 未接通电源 2) 电气线路及元件故障 |
检查电气并排除故障 |
(2)电动机发热跳闸 1) 溢流阀调压过高,**载荷后闷泵 2) 溢流阀阀芯卡死阀芯中心油孔堵塞或溢流阀阻尼孔堵塞造成**压不溢流 3) 泵出口单向阀装反或阀芯卡死而闷泵 4) 电动机故障 |
1) 调节溢流阀压力值 2) 检修阀闷 3) 检修单向阀 4) 检修或更换电动机 |
||
(3)泵轴或电动机轴上无连接键 1) 折断 2) 漏装 |
1) 更换键 2) 补装键 |
||
(4)泵内部滑动副卡死 1) 配合间隙太小 2) 零件精度差,装配质量差,齿轮与轴同轴度偏差太大;柱塞头部卡死;叶片垂直度差;转子摆差太大,转子槽有伤口或叶片有伤痕受力后断裂而卡死 3) 油液太脏 4) 油温过高使零件热变形 5) 泵的吸油腔进入脏物而卡死 |
1) 拆开检修,按要求选配间隙 2) 更换零件,重新装配,使配合间隙达到要求 3) 检查油质,过滤或更换油液 4) 检查冷却器的冷却效果,检查油箱油量并加油至油位线 5) 拆开清洗并在吸油口安装吸油过滤器 |
||
2.泵反转 |
电动机转向不对 1) 电气线路接错 2) 泵体上旋向箭头错误 |
1) 纠正电气线路 2) 纠正泵体上旋向箭头 |
|
3.泵轴仍可转动 |
泵轴内部折断 1) 轴质量差 2) 泵内滑动副卡死 |
1) 检查原因,更换新轴 2) 处理见本表(一)1(4) |
|
4.泵不吸油 |
(1)油箱油位过低 (2)吸油过滤器堵塞 (3)泵吸油管上阀门未打开 (4)泵或吸油管密封不严 (5)泵吸油高度**标准且吸油管细长并弯头太多 (6)吸油过滤器过滤精度太高,或通油面积太小 (7)油的粘度太高 (8)叶片泵叶片未伸出,或卡死 (9)叶片泵变量机构动作不灵,使偏心量为零 (10)柱塞泵变量机构失灵,如加工精度差,装配不良,配合间隙太小,泵内部摩擦阻力太大,伺服活塞、变量活塞及弹簧芯轴卡死,通向变量机构的个别油道有堵塞以及油液太脏,油温太高,使零件热变形等 (11)柱塞泵缸体与配油盘之间不密封(如柱塞泵中心弹簧折断) (12)叶片泵配油盘与泵体之间不密封 |
(1)加油至油位线 (2)清洗滤芯或更换 (3)检查打开阀门 (4)检查和紧固接头处,紧固泵盖螺钉,在泵盖结合处和接头连接处涂上油脂,或先向泵吸油口灌油 (5)降低吸油高度,更换管子,减少弯头 (6)选择合的过滤精度,加大滤油器规格 (7)检查油的粘度,更换适宜的油液,冬季要检查加热器的效果 (8)拆开清洗,合理选配间隙,检查油质,过滤或更换油液 (9)更换或调整变量机构 (10)拆开检查,修配或更换零件,合理选配间隙;过滤或更换油液;检查冷却器效果;检查油箱内的油位并加至油位线 (11)更换弹簧 (12)拆开清洗重新装配 |
|
(二)泵噪声大 |
1.吸空现象严重 |
(1)吸油过滤器有部分堵塞,吸油阻力大 (2)吸油管距油面较近 (3)吸油位置太高或油箱液位太低 (4)泵和吸油管口密封不严 (5)油的粘度过高 (6)泵的转速太高(使用不当) (7)吸油过滤器通过面积过小 (8)非自吸泵的辅助泵供油量不足或有故障 (9)油箱上空气过滤器堵塞 (10)泵轴油封失效 |
(1)清洗或更换过滤器 (2)适当加长调整吸油管长度或位置 (3)降低泵的安装高度或提高液位高度 (4)检查连接处和结合面的密封,并紧固 (5)检查油质,按要求选用油的粘度 (6)控制在较高转速以下 (7)更换通油面积大的滤器 (8)修理或更换辅助泵 (9)清洗或更换空气过滤器 (10)更换 |
2.吸入气泡 |
(1)油液中溶解一定量的空气,在工作过程中又生成的气泡 (2)回油涡流强烈生成泡沫 (3)管道内或泵壳内存有空气 (4)吸油管浸入油面的深度不够 |
(1)在油箱内增设隔板,将回油经过隔板消泡后再吸入,油液中加消泡剂 (2)吸油管与回油管要隔开一定距离,回油管口要插入油面以下 (3)进行空载运转,排除空气 (4)加长吸油管,往油箱中注油使其液面升高 |
|
3.液压泵运转不良 |
(1)泵内轴承磨损严重或破损 (2)泵内部零件破损或磨损 1) 定子环内表面磨损严重 2) 齿轮精度低,摆差大 |
(1)拆开清洗,更换 1) 更换定子圈 2) 研配修复或更换 |
|
4.泵的结构因素 |
(1)困油严重产生较大的流量脉动和压力脉动 1) 卸荷槽设计不佳 2) 加工精度差 (2)变量泵变量机构工作不良(间隙过小,加工精度差,油液太脏等) (3)双级叶片泵的压力分配阀工作不正常。(间隙过小,加工精度差,油液太脏等) |
1) 改进设计,提高卸荷能力 2) 提高加工精度 (2)拆开清洗,修理,重新装配达到性能要求,过滤或更换油液 (3)拆开清洗,修理,重新装配达到性能要求,过滤或更换油液 |
|
5.泵安装不良 |
(1)泵轴与电动机轴同轴度差 (2)联轴器安装不良,同轴度差并有松动 |
(1)重新安装达到技术要求,同轴度一般应达到0.1mm以内 (2)重新安装达到技术要求,并用**丝紧固联轴器 |
|
(三)泵出油量不足 |
1.容积效率低 |
(1)泵内部滑动零件磨损严重 1) 叶片泵配油盘端面磨损严重 2) 齿轮端面与测板磨损严重 3) 齿轮泵因轴承损坏使泵体孔磨损严重 4) 柱塞泵柱塞与缸体孔磨损严重 5) 柱塞泵配油盘与缸体端面磨损严重 |
(1)拆开清洗,修理和更换 1) 研磨配油盘端面 2) 研磨修理工理或更换 3) 更换轴承并修理 4) 更换柱塞并配研到要求间隙,清洗后重新装配 5) 研磨两端面达到要求,清洗后重新装配 |
(2)泵装配不良 1) 定子与转子、柱塞与缸体、齿轮与泵体、齿轮与侧板之间的间隙太大 2) 叶片泵、齿轮泵泵盖上螺钉拧紧力矩不匀或有松动 3) 叶片和转子反装 |
1) 重新装配,按技术要求选配间隙 2) 重新拧紧螺钉并达到受力均匀 3) 纠正方向重新装配 |
||
(3)油的粘度过低(如用错油或油温过高) |
(3)更换油液,检查油温过高原因,提出降温措施 |
||
2.泵有吸气现象 |
参见本表(二)1、2。 |
参见本表(二)1、2。 |
|
3.泵内部机构工作不良 |
参见本表(二)4。 |
参见本表(二)4。 |
|
4.供油量不足 |
非自吸泵的辅助泵供油量不足或有故障 |
修理或更换辅助泵 |
|
(四)压力不足或压力升不高 |
1.漏油严重 |
参见本表(三)1。 |
参见本表(三)1。 |
2.驱动机构功率过小 |
(1)电动机输出功率过小 1) 设计不合理 2) 电动机有故障 (2)机械驱动机构输出功率过小 |
1) 核算电动机功率,若不足应更换 2) 检查电动机并排除故障 (2)核算驱动功率并更换驱动机构 |
|
3.泵排量选得过大或压力调得过高 |
造成驱动机构或电动机功率不足 |
重新计算匹配压力,流量和功率,使之合理 |
|
(五)压力不稳定,流量不稳定 |
1.泵有吸气现象 |
参见本表(二)1、2。 |
参见本表(二)1、2。 |
2.油液过脏 |
个别叶片在转子槽内卡住或伸出困难 |
过滤或更换油液 |
|
3.泵装配不良 |
(1)个别叶片在转子槽内间隙过大,造成高压油向低压腔流动 (2)个别叶片在转子槽内间隙过小,造成卡住或伸出困难 (3)个别柱塞与缸体孔配合间隙过大,造成漏油量大 |
(1)拆开清洗,修配或更换叶片,合理选配间隙 (2)修配,使叶片运动灵活 (3)修配后使间隙达到要求 |
|
4.泵的结构因素 |
参见本表(二)4。 |
参见本表(二)4。 |
|
5.供油量波动 |
非自吸泵的辅助泵有故障 |
修理或更换辅助泵 |
|
(六)异常发热 |
1.装配不良 |
(1)间隙选配不当(如柱塞与缸体、叶片与转子槽、定子与转子、齿轮与测板等配合间隙过小,造成滑动部件过热烧伤) (2)装配质量差,传动部分同轴度未达到技术要求,运转时有别劲现象 (3)轴承质量差,或装配时被打坏,或安装时未清洗干净,造成运转时别劲 (4)经过轴承的润滑油排油口不畅通 1) 回油口螺塞未打开(未接管子) 2) 安装时油道未清洗干净,有脏物堵住 3) 安装时回油管弯头太多或有压扁现象 |
(1)拆开清洗,测量间隙,重新配研达到规定间隙 (2)拆开清洗,重新装配,达到技术要求 (3)拆开检查,更换轴承,重新装配 1) 安装好回油管 2) 清洗管道 3) 更换管子,减少管头 |
2.油液质量差 |
(1)油液的粘-温特性差,粘度变化大 (2)油中含有大量水分造成润滑不良 (3)油液污染严重 |
(1)按规定选用液压油 (2)更换合格的油液清洗油箱内部 (3)更换油液 |
|
3.管路故障 |
(1)泄油管压扁或堵死 (2)泄油管管径太细,不能满足排油要求 (3)吸油管径细,吸油阻力大 |
(1)清洗更换 (2)更改设计,更换管子 (3)加粗管径、减少弯头、降低吸油阻力 |
|
4.受外界条件影响 |
外界热源高,散热条件差 |
清除外界影响,增设隔热措施 |
|
5.内部泄漏大,容积效率过低而发热 |
参见本表(三)1。 |
参见本表(三)1。 |
|
(七)轴封漏油 |
1.安装不良 |
(1)密封件唇口装反 (2)骨架弹簧脱落 1) 轴的倒角不适当,密封唇口翻开,使弹簧脱落 2) 装轴时不小心,使弹簧脱落 (3)密封唇部粘有异物 (4)密封唇口通过花键轴时被拉伤 (5)油封装斜了 1) 沟槽内径尺寸太小 2) 沟槽倒角过小 (6)装配时造成油封严重变形 (7)密封唇翻卷 1) 轴倒角太小 2) 轴倒角处太粗糙 |
(1)拆下重新安装,拆装时不要损坏唇部若有变形或损伤应更换 1) 按加工图纸要求重新加工 2) 重新安装 (3)取下清洗,重新装配 (4)更换后重新安装 1) 检查沟槽尺寸,按规定重新加工 2) 按规定重新加工 (6)检查沟槽尺寸及倒角 (7)检查轴倒角尺寸和粗糙度,可用砂布打磨倒角处,装配时在轴倒角处涂上油脂 |
2.轴和沟槽加工不良 |
(1)轴加工错误 1) 轴颈不适宜,使油封唇口部位磨损,发热 2) 轴倒角不合要求,使油封唇口拉伤,弹簧脱落 3) 轴颈外表有车削或磨削痕迹 4) 轴颈表面粗糙使油封唇边磨损加快 (2)沟槽加工错误 1) 沟槽尺寸过小,使油封装斜 2) 沟槽尺寸过大,油从外周漏出 3) 沟槽表面有划伤或其他缺陷,油从外周漏出 |
1) 检查尺寸,换轴。油封处的公差常用h8 2) 重新加工轴的倒角 3) 重新修磨,消除磨削痕迹 4) 重新加工达到图纸要求 (2)更换泵盖,修配沟槽达到配合要求 |
|
3.油封本身有缺陷 |
油封质量不好,不耐油或对液压油相容性差,变质、老化、失效造成漏油 |
更换相适应的油封橡胶件 |
|
4.容积效率过低 |
参见本表(三)1。 |
参见本表(三)1。 |
|
5.泄油孔被堵 |
泄油孔被堵后,泄油压力增加,造成密封唇口变形太大,接触面增加,摩擦产生热老化,使油封失效,引起漏油 |
清洗油孔,更换油封 |
|
6.外接泄油管径过细或管道过长 |
泄油困难,泄油压力增加 |
适当增大管径或缩短泄油管长度 |
|
7.未接泄油管 |
泄油管未打开或未接泄油管 |
打开螺塞接上泄油管 |
词条
词条说明
剪板机油液的净化装置是液压源中不可缺少的。一般泵的入口要装有粗过滤器,进入系统的油液根据被保护元件的要求,通过相应的精过滤器再次过滤。为防止系统中杂质流回油箱,可在回油路上设置磁性过滤器或其他型式的过滤器。根据液压设备所处环境及对温升的要求,还要考虑加热、冷却等措施。气动系统中的接线端子是剪板机中的重要元件,接线端子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被广泛的应用到气动系统中,并且作为自动控制的核心。怎样判断接线
HG2-100-01R-VPC-G液压泵剪板机空穴现象分析 液压剪板机给您分析液压冲锋陷阵和液压零碎的空穴景象 一、液压冲锋陷阵正在液压剪板机液压零碎中,因为那种缘由惹起液压油的压力顺津急剧降低,路程一度很大的压力峰值,这种景象称为液压冲锋陷阵。 1.液压冲锋陷阵发生的缘由 形成液压冲锋陷阵的次要缘由是液压进度的急巨变迁、通知活动任务元件的弹性力和某些液压部件反响举措没有够锐敏。&n
数控折弯机模具是由很多的零部件构成的,因此在安装的时候一定要检查好设备的状态,并且严格按照步骤来进行,同时在安装调试的时候注意安全,数控折弯机的模具的安装调试过程。1、机器的调整,在进行安装前,首先要调整好机器性能,这个过程一定要耐心并且认真的进行,查看机器是不是有灰尘及使用过的铁碎屑等,进行必要的清理,以减少后期的麻烦。2、滑块行程的调整,注意检查好模具的厚度并且注意检查上下模块的比例是不是正常
在剪板机加工之前需要对工件程序进行编辑和输入。遵循正确的步骤是很忠重要的。应该首先分析编织工件的工艺和加工的程序。如果说程序比较复杂的话就不能在数控机床剪板机上进行编程操作。这个时候一般会选择采用编程或者是计算机编程进行操作。然后就是通过软盘或者是通信接口备份到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当中。这样的话可以避免占用很多的时间从而增加加工时的辅助时间。 开机一般是先开主电源,这样数控机床就具备了开机条件,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