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底漆在钢结构、桥梁、机械工业等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不仅与它的高性能高耐性有关,也因为其高性价比受到各个领域的青睐。不过因其配方中含高比例的颜填料,单位体系重量大,在立面施工过程中较容易出现流挂问题,使得漆膜厚度达不到要求。今天就和大家重点聊聊这个问题。
环氧底漆的三大作用优势
1、改善面漆附着力:均衡基础地面对面漆的吸收程度,从而确保面漆光泽和颜色的均匀性,提高面漆的装饰效果以及延长面漆的使用期限。
2、封闭和阻隔功能:封闭作用的主要功能体现在:抗泛碱性、抗盐析性、平衡均匀基础地面的吸水性,保证施工后色漆或有光漆颜色及光泽的均匀性。
3、高耐性:适用于碳钢、铸铁等铁质基材,具有防腐、防锈、耐盐雾的作用。
分析探讨影响环氧底漆流挂的两个主要方面①原材料方面②配方因素
一、原材料方面
树脂的流动性:从树脂的流动性角度来讲,树脂粒径较小、固含较低的,往往有好的流动性,这也导致在垂直面的喷涂时,易受到重力作用向下流淌。
树脂干速:树脂干速较慢的,则给予漆膜长的开放时间,这样也使得流挂问题
易发生。
二、配方因素
配方是影响抗流挂性能的较重要因素之一。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固含、粘度、流变状态、干燥速度、润湿铺展等。
固含量:在确定涂装干膜厚度的情况下,固含越高,所需涂布的湿膜厚度越小,则就容易控制漆膜在流挂的极限值以下。
粘度:粘度越高,抗流挂性能越好。
流变状态:不同于粘度的直观,涂料常常会表现为假塑性、膨胀性、触变性等流变状态。假塑性和触变性由于在低剪切状态下拥有较高的粘度,所以会表现为好的抗流挂性能。 由于假塑性状态涂料施工后粘度恢复迅速,因而可以在施工中达到可观的膜厚而不产生流挂;触变性状态涂料施工后粘度恢复与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所以在防流挂特点上不如前者,但在消泡与流平等性能方面表现好。
干燥速度:流挂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干燥速度较快的情况下,就可以在发生流挂之前,使得漆膜失去流动性而防止流挂。
润湿铺展:润湿铺展性能,及体系表面张力也会影响到抗流挂性能。如涂膜润湿铺展性能欠佳,引起缩边、波纹等时,漆膜局部膜厚增大,易导致流挂,波纹**部位也易出现泪痕。
综合以上几点来看,想较大程度的解决立面施工流挂问题,又尽可能的不影响配方体系,目前来讲较好的方案就是:加入适量的触变剂
如何挑选环氧底漆的触变剂?
市面上普遍使用的是4大类触变剂:气相二氧化硅、有机膨润土、氢化蓖麻油、聚酰胺蜡,但这四种在使用上又有很大区别,对涂料触变性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聚酰胺蜡,二氧化硅,有机膨润土,氢化蓖麻油。
环氧底漆因其体系粘度高,二氧化硅,有机膨润土加入对体系有不同程度的增稠作用,而聚酰胺蜡触变剂对体系粘度影响较低,成为环氧体系中较为理想的抗流挂助剂。
词条
词条说明
水性涂料缺陷解决方案(三)发表时间:2022-07-12 09:08橘皮漆膜表面有比较均匀的不露底的圆坑,涂膜表面不平滑,呈现凹凸的状态,好似橘皮。产生原因①工现场温度太高,作业环境有风,且风大,涂料喷涂后,表干过快,来不及流平。②工件表面温度高,或烘房温度太高或过早进入烘箱,使涂料成膜快而不能及时流平。③被涂物表面不平整,或涂层之间的搭配不良,影响涂料流平性。④施工时黏度过大或一次性喷涂过多,涂
一、水性漆调好颜色,储存后色相丢失的原因?黄相红、红相蓝、蓝相黑这类色相是颜料色散过后的表现,色相的变化或者色相丢失很可能是细颜料粒径发生了变化,尤其是1微米以下的粒径的变化,影响的因素有很多,选择嵌段聚合且分子量分布窄的分散剂可以很好的解决储存后发生色相的变化的问题。二、水性蓝相黑的关键要点?碳黑粒径大于或小于70nm会呈现红相黑,控制碳黑峰值粒径在70nm可以显现较好的蓝相黑,这跟研磨的分散剂
水性凹印墨的制备一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除了水性本身相对于溶剂型凹印墨于的印刷速度、环保性和印刷效果之间的矛盾,其问题主要出现在印刷工艺与水性凹印墨的适配宽容度不够高,印刷适应性差,调制墨耐醇性能差等,材料搭配要求高,成本控制难。含醇水性凹印墨挥发快,印刷工艺与水墨挥发匹配度低时,如高速墨低速印刷,网穴底部残留的水墨不容易被墨槽中的水墨再次溶解,易出现堵版情况,严重影响印刷质量(尤其是浅网部分),出
一、苯胺黑苯胺黑着色力强,吸光性能非常强,颜色稳固性能十分好,且价格低,但分散性能低,难溶于普通溶剂,在水性涂料、水性油墨体系中应用十分困难。苯胺黑(Aniline Black)可能是比较早的有机合成颜料,它均适用于色浆,色母粒、粘合剂、涂料、油墨,塑料树脂着色等高黑度、特黑的着色场景,可用在其他某些要求特黑的场合。二、Disuper S90如何解决难题苯胺黑是一种黑色有机颜料,属于吖嗪染料类,其
公司名: 广东核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 王小姐
电 话:
手 机: 18933941007
微 信: 18933941007
地 址: 广东广州天河区凤凰街道渔沙坦社区渔兴路26号3栋3层
邮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