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品进口清关的流程,化工品进口清关企业名录,进口化工品清关报关代理
不能否认,抗生素在人类发展和畜禽生产中是有功绩的,只是因为人们的不正确使用和滥用污染了环境、威胁到了人畜健康。在我们不得不对其说“不”的时候,寻求更健康、更有效的替代品成为当下热门的课题。但不管将来的替代方案多么**,毫无疑问的,生产环境维护好、生物做得好,比任何方法都重要。
禁抗时代到来
继2019年8月8日农业农村部出台*194号公告后,2019年12月26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46号公告,再次强调自2020年1月1日起,将废止仅有促生长用途的药物饲料添加剂等品种质量标准;注销相关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和进口兽药注册证书。可以说,不知谈论了多久的禁抗终于还是来了。
2020年不再允许饲料中添加药物添加剂,意味着生产企业的这部分业务将难以为继。同时,禁抗后的一段时间内,农户的畜禽发病率、死亡率以及**用药的使用量可能大幅提高,养殖水平将短期内下降,生产成本可能上升,对硬件设施要求高,行业将难以避免短期阵痛。
相比挑战,禁抗带来的机遇更多一点。转型的企业获得的红利更大,替抗产品迎来历史机遇,那些敢于突破创新的企业将在未来大放异彩。
三个替抗方案之比较
用什么替代抗生素,每个从业者都有各自的思考,但也有基本的共识,一个是酸化剂,一个是植物精油、香料,还有就是用很高浓度的金属离子,比如氧化锌。在此评价一下这三个方案。
**个方案是用酸化剂代替抗生素。酸化剂需要让胃内容物PH值降低到3.5甚至更低的水平,才能启动胃蛋白酶原活化成胃蛋白酶,可是要想达到那么低的PH值水平得加多少酸化剂?胃消化只是很初级的消化,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90%不是在胃而是在肠,特别是在小肠,所以只把胃酸化了,却破坏了肠消化,实在是本末倒置。小肠的消化需要在中性偏碱的环境中进行,之前增加了那么多外源性酸,食糜进入小肠怎会马上变成中性偏碱呢?而要想让酸性食糜变成碱性,得靠胆汁中碱性的胆汁酸盐来中和。胆汁靠肝脏代谢产生,需要胆汁太多无疑加剧了肝的负担。所以,片面地增加酸不可行。还有,**酸在胃里发挥作用,到小肠不发挥作用,到后部肠段再起酸化作用,需要太复杂的包被工艺,目前的科学技术尚不具备。
*二个方案是使用高浓度金属离子代替抗生素,抑制病原微生物。氧化锌和之前普遍使用的铜制剂要想具备杀菌的效果,需要在饲料中的添加量达到很高的水平,这对断奶仔猪、小猪**不是一个科学的、理性的、的方法。如果说抗生素能残留,那这些金属离子是更难消除的,不是在排出的粪便里就是进入人的机体组织,对人类肯定是有危害的。
*三个替抗方案是用植物精油或香料,包括牛至油、百里香酚、肉桂醛。其实,人类在很早以前为了防止食物发霉变质就开始使用这些香料,直到抗生素横空出世,才发现这些东西遏制微生物的作用太弱了。抗生素与植物精油或香料相比,前者就像导弹,只打病原体,而后者则像化学武器,不管有害无害,对所有生命细胞都施加负面影响,本质上对人的生命有害。但为什么还是要用来抗菌?两害相较取其轻,与其让疾病泛滥还不如让机体受点损失。
让环境更好,提高饲料原料本身的性和清洁程度才是根本的禁用抗生素解决方案。而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过渡,方案是两害相较取其轻的权宜之计和过渡手段,这些手段都是有效的,现阶段也是必要的,但似乎都不**,各自带有与生俱来的缺陷,实施时需加以注意。
中兽药替代抗生素,可行吗?
从北美到欧盟,处处的养殖管理机构都在忙着禁抗,作为养殖业大国,我们的禁抗号角也已吹响。经过讨论和一些筛选,中兽药成了比较合适的替代抗生素的药品。
从政策层面来讲,禁止抗生素方面的政策和相关法规在近出台,这是禁抗在我国的落地,也是开始,终将传导到基层*的每个相关角落。早在2016年出台的《中兽药、**药物预混剂通则技术要求(草案)征求意见稿》,推动了中兽药作为药物添加剂的注册使用。目前,许多大型畜禽养殖企业已将中兽药作为预防、**疾病及促进动物生长的重点使用对象。
从药品层面来讲,中兽药是中药的一种,目前市场对中兽药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一是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如黄芩、黄连、鱼腥草、穿心莲等;二是具有促进动物生长的中药,主要为消食健脾类,如山楂、麦芽、陈皮等,以及与之配方的补中益气类,如白术、甘草、黄精等;三是具有驱虫作用的中药,如使君子、贯众、槟榔等。可以看出来,对于目前种类繁多的禽畜疾病,中兽药目前的品类是难以应对的。另外,还有中兽药是否可以长期使用,也有待于实践来验证。
相对化学药剂而言,中药的稳定性相对较差。药的产地、采集方法、药材部位、加工方式、炮制方法、使用剂量、配伍方式不同等都会影响中药的效果。同时,中药制剂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原料发霉同样困扰着行业发展。
中药性味不同,长期连续使用偏性中药可能会造成动物机体的改变。例如长期使用寒凉药物(清热),会造成机体阳气不足,出现水泻、采食量下降、精神不振等阳虚症状;大剂量使用热性药物,会造成饮水增加、内脏出血等阴虚症状。不同的中药对畜禽采食量也有影响,寒凉类的会降低采食量,温补健脾的能提升采食量。偏性较弱的对采食量影响不显着,使用期限可以较长。偏性较强的中药不能长期使用,连用不宜过7天。清热类药物能够降低机体的*反应,连续使用不宜过5天。以上所有这些中药的局限性都值得行业人士关注。
中兽药残留如何解决?
当然,中兽药本身也有一些自身问题,药物残留是大的问题,1月9日农业农村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食品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大残留**》,将于2020年4月1日起实施。
此次发布的食品中兽药大残留**标准规定了267种(类)兽药在畜禽产品、水产品、蜂产品中的2191项残留**及使用要求,基本覆盖了我国常用兽药品种和主要食品动物及组织,标志着我国兽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
据介绍,此次新发布的标准涵盖兽药品种和**数量大幅增加。与此前发布的农业部公告*235号《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大残留**》相比,新标准规定的兽药品种增加76种、增幅39.8%,残留豁免品种增加66种、增幅75%,残留**增加643项、增幅41.5%,基本解决了当前评价动物性食品“**标准不全”的问题。
新发布的标准采用CAC和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严标准,对农业部公告*235号涉及的残留标志物、日允许摄入量、残留**值、使用要求等重要技术参数进行了修订,设定的残留**值与CAC兽药残留**值一致率达90%以上;对氧氟沙星等10多种存在食品隐患的兽药品种予以淘汰或改变用途。
中兽药在对抗病毒、提高*力、抗应激和促进生长发育等方面具有的优势,让很多企业看好中兽药的发展前景。但即便当前中兽药的发展势头如火如荼,充分发挥中兽药在畜禽养殖中的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些中兽药生产企业在中兽药中添加西药成分生产出中西合成药,使得消费者对整个市场都心存疑虑。而根据相关报道,假兽药中的中兽药比重相当大。作为药品,中兽药的规范使用很重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要一下子全部替代抗生素还不太现实。
汇弋(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专注于进口清关代理,进口代理清关,代理清关流程等, 欢迎致电 18221168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