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现场审核流程和常见问题

    1、厂房建设期间环保资料: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有资质的评估机构提供的评估报告
    
    2)环境影响报告批复——**批复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验收
    
    4)消防验收报告——消防部门验收
    
    2、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更新:
    
    1)环境因素识别不齐全,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a、未能充分按生产经营过程的范围来识别,比如:生产经营范围包括有销售,但对销售过程中的环境因素未识别;
    
    b、未能按生产工艺流程的顺序进行识别,识别环境因素没有顺序,较易导致缺漏;
    
    c、未考虑到过去发生过的、将来计划的因素,如:公司拟扩建新厂房,对于扩建厂房过程中存在的环境因素未加以识别;
    
    d、未充分考虑到产品的生命周期来识别,如:产品设计过程中材料的选用,产品报废后的回收处置。
    
    2)环境因素评价不合理,对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存在偏差。
    
    3)环境因素未及时更新,如:
    
    a、产品的生产工艺发生了变化,但未对环境因素重新识别、更新;
    
    b、产品的材料发生了变化,未及时对环境因素重新识别、更新;
    
    c、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了变化,未及时对环境因素重新识别、更新;
    
    d、厂房迁移到新址,未及时地环境因素重新识别、更新。
    
    3、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策划:
    
    1)未能对所有的重要环境因素确定其控制方法/程序;
    
    2)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要求未能形成相应规定,如程序文件、作业文件或其他方式。
    
    4、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识别、评审
    
    1)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识别不充分,特别是地方法规、客户的要求未识别到位;
    
    2)对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未进行适用性评审,未能识别到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中具体的适用条款;
    
    3)未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分发至相关部门、岗位人员;
    
    4)未及时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进行更新,对已修订、更新、作废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未能及时重新识别、收集、评审。
    
    5、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1)未能充分考虑到重要环境因素来制定环境目标;
    
    2)对已确定的环境目标未规定其具体的指标,部分指标无法测量;
    
    3)对所有的目标、指标未能予以制定对应的管理方案,管理方案的职责不明确、起止日期不清楚、缺乏资金预算;
    
    4)未能根据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修订,如公司已迁址、执行的环境标准发生了变化等情况下未对管理方案进行修订。
    
    6、组织机构、职责、权限、资源:
    
    1)对各岗位职责、权限中缺少环境管理方面的要求;
    
    2)对关键岗位(如:化验员、机修、清洁工、仓管员、作业员等)未规定其任职能力要求;
    
    3)环保设施的投入不足,如生产污水每天产生120吨,但污水处理站每天的处理能力仅80吨。
    
    7、能力、培训和意识(人力资源管理):
    
    1)关键岗位人员的配备不足,或能力未能满足要求,如污水处理站的作业员只会用Ph值试纸进行酸碱度的测试,对其他指标的化验不具备能力;
    
    2)全员环境意识培训不足,或有培训但缺乏培训后的考核、培训效果评价;
    
    3)岗位人员对自己所在的岗位存在的重要环境因素不清楚,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方法不熟悉。
    
    8、信息交流:
    
    1)对重要环境因素需要的信息交流未予以规定;
    
    2)未建立外部信息交流的渠道,如当外部相关方(社区居民等)对公司有意见需要投诉时,没有对外公开的投诉电话、信箱或其他方式;
    
    3)对外部相关方的投诉、抱怨未形成记录,未能及时进行处理,处理后未及时对相关方进行回复;
    
    4)缺乏内部相关方的信息交流,如内部宣传、讲座、会议等。
    
    9、文件控制:
    
    1)文件未有分发至具体的岗位,特别是关键岗位处;
    
    2)文件的适宜性未及时进行评审、更新,如法律法规发生了变化,但未及时对相关文件进行适宜性评审,未及时进行必要的更新;
    
    3)文件的形式不适宜,如MSDS资料为英文版,但现场操作人员对英文的识别能力不足。
    
    10、运行控制:
    
    1)运行控制程序中未明确规定规定的标准,如污水/噪声/废气控制程序中未明确执行的是国家或地方的何标准,何时段,何级别标准;
    
    2)未能将运行控制的要求通报至供方,如化学品供应商、工程分包方等等;
    
    3)现场环境运行控制主要存在的缺失:
    
    a、垃圾分类未明确规定,执行不到位,存在可回收、不可回收或危险废物混放的现象;
    
    b、现场由于机械油的泄漏导致的污染未及时清理、纠正;
    
    c、环保设施未能提供维护保养的证据;
    
    d、环保设施的运行不正常,如车间废气抽排系统未运行,或有运行,但排气口处的净化池无水;
    
    e、化学品使用、储存现场未配备MSDS资料;
    
    f、产生粉尘、碎屑的岗位(如砂磨、锯床、刨床、车床等工序)对粉尘、碎屑未进行收集,到处飘洒,也未及时清理;
    
    g、易燃易爆品与其他易燃物混放,危险品未设独立空间存放;
    
    h、污水处理站投药记录不全,未能掌握投药的时间、剂量;
    
    i、废油、废液以及其他危险废物的交接、流转无记录,较终处理无危险废物处理联单(危险废物的处理必须由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处理,处理时开具统一的处理联单)。
    
    11、应急准备与响应:
    
    1)未能针对潜在的重要环境因素制定对应的应急计划,通常包括消防应急预案、化学品泄漏/爆炸应急预案、环保设施失灵应急预案、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2)有制定应急计划/预案,但未展开相应的培训、演练;
    
    3)有进行应急演练,但对演练的效果、应急程序进行评价;
    
    4)应急预案执行后或演练后,未对应急程序进行评审,未及时对应急程序进行修订。
    
    12、监测和测量:
    
    1)对监测和测量的策划不足,未确定应进行监测和测量的项目、采取的方法、监测的频率;
    
    2)未对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执行状况进行监测和测量;
    
    3)未能提供对日常运行管理过程的监控记录;
    
    4)未定期进行噪声、废气/粉尘、废水的监测,应进行至少一年一次的监测,一般委托当地环境监测站或其他有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进行;
    
    5)自有监测设备未定期进行校准或检定,如噪声测试仪、污水化验设备等;
    
    6)污水处理站未能提供对污水监测、化验的记录,或有监测但频率不符合文件规定的要求。
    
    13、合规性评价:
    
    1)未形成“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
    
    2)未能提供合规性评价的证据,至少一年一次;
    
    3)有对环境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合规性评价,但对其他要求方面未进行合规性评价;
    
    4)合规性评价未能覆盖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14、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1)发生环境不符合情况时,未及时进行处理(纠正);
    
    2)未识别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时机;
    
    3)对不符合未进行原因分析,纠正措施执行不到位,未能达到再发防止的目的;
    
    4)对潜在不符合未进行原因分析,预防措施不适宜,未能达到防止发生的目的;
    
    5)未对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15、内部审核:
    
    1)未对年度内部审核进行策划,如在文件中规定,或形成年度内审计划;
    
    2)内审计划中所列审核内容未能覆盖所有的审核范围;
    
    3)内审组成员的安排缺乏公正性,存在审核自己部门的情况;
    
    4)内审计划中有明确要求审核内容,但检查表中存在缺漏条款的现象;
    
    5)内审不符合报告有形成,但原因分析不到位,纠正措施未能针对原因制定,缺乏针对性;
    
    6)对内审不符合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实施效果未进行验证、评价;
    
    7)未形成内审报告;
    
    8)有内审报告,但对体系运行情况的评价仅体现了不符合、不足之处,对于实现的环境绩效未进行评价。
    
    16、记录控制:
    
    1)记录无法检索,无清单,无目录或其他检索方式;
    
    2)记录的保存期限未规定,未按保存期限的要求予以保存;
    
    3)记录保管不当,发生丢失、破损等现象。
    
    17、管理评审
    
    1)管理评审计划中评审内容不全,如缺少环境绩效的评审、上次管理评审后续措施实施结果、与组织环境因素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发展变化等等;
    
    2)管理评审输入信息不足,缺乏相关资料/证据;
    
    3)管理评审输出未能包含环境方针、目标以及其他环境管理体系要素的修改有关的决策和行动;
    
    4)管理评审报告未能体现对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评审结果;
    
    5)管理评审决议事项未明确职责、分工、时限要求;
    
    6)管理评审后续措施的实施情况无记录,无效果验证。

    山东世通国际认证有限公司专注于体系认证,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碳足迹,3a认证,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等

  • 词条

    词条说明

  • 绿色制造体系——绿色工厂是什么?

    绿色工厂是制造业的生产单元,是绿色制造的实施主体,属于绿色制造体系的核心支撑单元,侧重于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山东世通国际认证有限公司致力于为企业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服务,公司非常关注环保、绿色、能源方面的能力建设,为增强工业企业对绿色工厂的认识,特整理收集了关于绿色工厂的知识点,为企业提供有益参考,共同促进制造业的绿色发展。更多关于绿色制造体系、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设计产品

  • iso认证质量管理体系

    管理方法咨询服务类型内容:**,系统管理咨询:● 机械制造质量管理体系:IATF16949● 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 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 有害物质全过程管理体系:QC080000● 职业健康检查鉴定体系管理:OHSAS18000●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27001●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ISO13485● 通信设备行业质量管理体系:TL9000● ESD认证● 航空航天航

  • COOL起来 I 须尽欢 | 中国**碳中和冰淇淋上市

    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当前碳达峰、碳中和正在从**共识变成**行动。作为**五强、亚洲**的乳制品行业**企业,伊利在双碳行动上正大步走在行业**。5月25日,伊利集团重磅发布冷饮行业**碳中和产品——须尽欢人间悦桃冰淇淋。这是继发布“零碳”冷饮工厂后,伊利在推动全链减排方面的又一重要举措。          为更好地落实碳达峰碳中和

  • 关于监督审核那点事儿!!!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注重ISO体系认的办理,企业有完善的意识是非常难得的,不过在这些企业中,大部分的企业办理ISO体系的目的还是以招投标的需求为主,招投标后企业的精力基本上放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上,很少放在证书上,*二年在没有投标需要的情况下可能不会申请进行监督审核了,因为不做监审短期能会节省一些钱,当然至今有很多企业搞不明白做ISO体系认证为什么还会有监审费用一事。一、企业做ISO体系

联系方式 联系我时,请告知来自八方资源网!

公司名: 山东世通国际认证有限公司

联系人: 徐经理

电 话:

手 机: 18300287732

微 信: 18300287732

地 址: 山东青岛市南区东海西路15号英德隆大厦21A

邮 编:

网 址: shitongjiance.cn.b2b168.com

八方资源网提醒您:
1、本信息由八方资源网用户发布,八方资源网不介入任何交易过程,请自行甄别其真实性及合法性;
2、跟进信息之前,请仔细核验对方资质,所有预付定金或付款至个人账户的行为,均存在诈骗风险,请提高警惕!
    联系方式

公司名: 山东世通国际认证有限公司

联系人: 徐经理

手 机: 18300287732

电 话:

地 址: 山东青岛市南区东海西路15号英德隆大厦21A

邮 编:

网 址: shitongjiance.cn.b2b168.com

    相关企业
    商家产品系列
  • 产品推荐
  • 资讯推荐
关于八方 | 八方币 | 招商合作 | 网站地图 | 免费注册 | 一元广告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八方业务| 汇款方式 | 商务洽谈室 | 投诉举报
粤ICP备10089450号-8 -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30562 软件企业认定:深R-2013-2017 软件产品登记:深DGY-2013-3594
著作权登记:2013SR134025
Copyright © 2004 - 2025 b2b1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