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2019年上半年,在各地出台的新一轮促消费政策中,“培育夜经济”一词频频出现。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城市纷纷推出举措,提出要建立夜间经济示范街、**型夜市。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小长假,夜间消费金额占全天的29.92%。总体看,我国夜间经济已由早期的灯光夜市转变为包括“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在内的多元夜间消费市场。 夜经济带来的一个典型变化,就是“深夜食堂”的兴起。有调查显示,上海双职工家庭7点后才能吃上晚餐者达到近42%,这意味着餐饮、休闲、娱乐都要推迟,也推动了城市消费格局的变迁。尤其是当80后、90后年轻人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对夜市、夜场电影等有着更强烈需求。24小时便利店,是租房时的重要参考;24小时不打烊书店,也是年轻人晚上活动的重要场所。这些新生事物,推动消费时空悄然变化。 深夜城市夜生活背后,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性格这么简单,而更指向现代城市越来越无法忽视的“夜经济”,是城市文软实力的体现。 城市的夜幕下,蕴藏着一片巨大的、有包容性的消费场景:夜间经济。夜生活古已有之,但“夜间经济”一词历史并不长。这一经济学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之际起,就有着鲜明的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等导向。如今,它更成为衡量城市繁荣、生活舒适度与便利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夜经济,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标。在手机里,24小时不打烊的城市公共服务,街头巷尾蓬勃发展的小微经济,都是中国活力的新注脚。比如,一个城市的夜生活氛围如何,可能直接成为能否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卖点。此前有报告就透露,过夜游客的消费额是一日游的3倍以上,足见夜经济的巨大潜力。另外,夜生活方不方便,乃至夜晚治安好不好等,也是构建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侧面。同时,夜生活的品质也检视着城市公共服务与人性化程度。 夜生活及夜经济的崛起,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的更迭直接相关,也得益于网络平台服务的普及。但这并非说,发展夜经济只要靠市场的自发力量就可以完成,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解题思路】 点亮城市的灯光,要做强夜经济的产业基础。夜经济的繁荣说到底是以*三产业的发达为支撑的。因此,我们既需要在城市发展中积极引导,也要给予各种业态充分的生长空间。 夜经济,也需要城市治理升级。比如,公共交通的运营时刻与便利程度直接影响人们的夜间出行。不论是消费者,还是餐饮、休闲领域的服务人员,都仰赖便利的公共交通。如除此之外,治安状况和停车便利程度等,也都是提升夜经济品质的必需品。
词条
词条说明
论证是国考判断推理必考题型,占比可达30%—40%,是备考逻辑判断的重中之重。然而很多考生这一板块的得分率却不高,这一节我们将对论证常见的陷阱——不当类比进行梳理,类比,指通过对两个事物的属性进行比较,进而得出或者验证某个结论的过程。不当类 比是指比较的两个事物的本质属性并不相同,不能进行类比推理,否则就会犯不当类比的错 误。下面,我们通过对比论点与不当类比选项来掌握方法以保证准确率。 【示例 1
相遇和追及问题在国考行测考试里难倒了很多考生,很多时候我们做着做着就会绕进死胡同,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跑道上的相遇和追及问题。 一、环形相遇 甲和乙如果从同一点出发,反向而行,那么他们两个终会相遇,从开始到**次相遇时,二者的路程和是1圈,从开始到*二次相遇,二者的路程和是2圈……从开始到*n次相遇,二者的路程和是n圈。假设1圈的长度为S,二者的速度分别为V甲和V乙,二者
给在为2020年国考而备考中的同学。易知诺教育为各位带来逻辑填空中几组较易混淆的成语。成语中一字之差,意思却谬以千里。准确掌握成语的个中含义,能使各位迅速锁定正确答案,掌握答题时间。 1.门庭若市、门可罗雀 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像集市一样。形容往来人很多,十分热闹。 门可罗雀:门外可以张网捕雀。形容门庭冷落,没有什么人来往。 例1. 填入横线处的成语,较恰当的一项是: 回顾网络文学近十余年的发展
[提出观点] 常用药特别是临床急需的常用急救药、抢救药,是患者的“救命药”,一旦供应**不上将会威胁群众的生命健康,为此,对于当**些常用药出现的问题应该坚决遏制。 [综合分析] 常用药突然变贵且断货的原因,从客观因素看,这和原料供应的季节变化有关。很多药是从动植物中提取的。动植物有特定生长周期,会受自然环境影响而在数量上出现季节性变化。因此这期间药品产量也会出现波动。 从主观因素看,和药企利益有